郑玉,字子美,以其卓越的学问和才华,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子之一。出生于元朝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在徽州歙县的郑村长大。他的生命旅程中充满了智慧与文学的光辉,他博览群书,尤其对《春秋》有着深入的研究。在乡间教授时,他吸引了众多门人,他们尊称他为“师山先生”,并且建立了一所书院来纪念他。
郑玉曾经选择隐居在东南的覆船山上,生活在草堂十余年,这段时间里,他沉浸于写作和研究,不受世俗干扰。他还著有《师山文集》八卷、《遗文》五卷,以及周易、春秋等经典方面的注解作品,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后世传颂。
他的敏锐洞察力和对学术问题上的深刻见解,使得他的文章备受推崇,与虞集、揭披、欧阳修等古代文学大家相提并论。郑玉虽然有机会仕途显赫,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最终因明军到来而自杀身亡。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丰富的人生经验,更是无数篇章流传千古。
程以文同郡人,对郑玉赞誉有加,将他比喻为“制行高”之士,即使道明真相,也无法改变人们对他的这一评价。总之,郑玉以其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文化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