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破了生物脱氮研究的国际难题,推动了城市污水、炼油废水、垃圾渗滤液和农村污水等领域的新技术应用。微生物催生了奇妙反应,我则从中解锁了治理水污染的密码。在2019年贵州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荣获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20多年的科研成果。我是一名跨学科研究者的代表,是贵州科学院副院长。我将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工程,打破了传统思维,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我的跨学科背景帮助我发现“硝反硝”反应,这是一种在高氨氮条件下发生的化学过程。虽然这个发现很早,但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直到后来。当我提出了生物脱氮电子计量学理论时,它改变了整个行业。这项工作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解决了一项120余年未能逾越的问题。
尽管面临困难和质疑,但我坚持自己的道路,与设计院和企业合作,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我的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用于全国多个省区的实际工程中。这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改善了环境状况。我认为,创新链条是至关重要的,每一环都需要完善,以确保成果能够转化为社会福祉。
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我相信,只有当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时,它才真正具有价值。我曾挂职在贵州省环境保护局,从那时起,我就致力于推广污水处理技术并实现其产业化。在贵州,“大生态”战略行动中,我取得了一系列成功,让威宁草海从濒危状态恢复到了碧波荡漾之美。此外,我还指导培养了15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他们的大部分研究课题都是基于工程现场进行或具有工程实际应用背景,使得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更有实践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