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五彩缤纷京剧演唱会言慧珠旦角精彩亮相

0

言慧珠,蒙族女演员,以其卓越的京剧技艺和深情的表演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心。她的父亲言菊朋曾是蒙藏院的小京官,对京剧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并未让女儿从小学戏,而是送她到春明女中接受正规教育。然而,言慧珠对戏曲艺术早有所爱,她在学习之余,也开始跟随老师学习京剧。

自7岁起,言慧珠便跟程玉菁、赵绮霞学习青衣,从12岁开始,又向朱桂芳、阎岚秋学习武旦,并逐渐在舞台上露面。她的一番痴迷与努力最终感动了父亲,让她放弃学业,全心投入到艺术的世界中。

1935年,20岁的言慧珠初次登台,在《扈家庄》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不久,她加入了父母组建的春元社,与父母一起走遍南北各大城市演出。在这段时间里,她不仅继承了梅派和程派唱法,还能精通武旦戏,如《贺后骂殿》、《三娘教子》等,使得她的号召力越来越强。

随后,言慧珠决定深造于梅兰芳门下,并经过多年的刻苦修炼,最终成为了梅派传人中的佼佼者。在抗战期间,她凭借高超技艺获得更多机遇,而在战争胜利后的重返舞台时,更受到了广泛赞誉。1946年,她自组成立立专属剧团,并以此为契机扩展自身艺术领域,不仅擅长昆曲,还涉足话剧和电影,以《万古流芳》、《杨贵妃》等作品受到欢迎。

50年代初期,言慧珠加入上海京剧团,此后直至60年代初期,她进入了一段艺术生涯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内,她结合自己对昆曲及武戏喜好的特点,将《木兰从军》、《天女散花》等经典作品进行创新处理,为梅派带来了新的视角。此外,《贵妃醉酒》的独特表现方式,以及改编版《木兰从军》的甜美嗓音与优美身段,都使得她的每一场表演都令人钦佩。

1960年代末期,由于一次批斗事件,47岁的事业巅峰上的言慧珠悲惨地结束了生命。在追悼会上,有许姬传撰写挽联,用诗意般的话语形容她的遗迹:“惊变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这副挽联被国内外媒体广泛转载,为她留下了一份难忘的人间遗憾。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