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光?~公元前496年),以《左传》和《世本》的记载,他是吴王诸樊之子(或称余眛之子)。在位期间从公元前514年到公元前496年。阖闾登基的方式颇为刺激,他在公元前515年派专诸刺杀了当时的吴王僚,从而夺取了王位。
阖闾执政期间,他任用楚国旧臣伍子胥担任相,齐人孙武担任将军,这一决策极大地增强了吴国的实力。在他的领导下,吴军在孙武和伍子胥的率领下发起了一系列战役,最著名的是对抗楚国,在汉水流域西部五次交锋并且取得五次胜利,并最终攻克了楚都郢都,使得楚昭王被迫逃离自己的国家。后来,当申包胥向秦求救时,用七天七夜不停地哭泣终于感动了秦朝,让秦军出兵帮助楚恢复其领土。
然而,在与越国进行槜李之战中,阖闾遭到了越大夫灵姑浮挥斩断脚趾受重伤,最终因伤逝世于公元前496年。关于他的一生,其中一个悲剧性的事件发生在他女儿滕玉去世后。他为她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墓葬,并用金鼎、银樽、珠宝等珍贵物品陪葬。而当他为女儿送葬时,将随着白鹤舞蹈的人们全数封入坟墓,与女儿同埋,这些人的命运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题。
他的陵墓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山下的剑池水底,被认为是由十万民工经过三年劳作所建成,以纪念爱剑如命的君主,一共有三千把剑作为陪葬品。传说秦始皇和东吴孙权曾派人来此寻找宝剑,但未能找到,只留下深池。这座陵墓至今仍然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地方,不仅因为它历史悠久,而且因为它背后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