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朝乱世吃人惨事人变成两脚羊在社会的历史地位影响下

0

在纪晓岚笔下的《菜人》篇章中,一个古语浮现:“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崇祯末年,河南与山东遭遇蝗灾与旱灾的双重打击。草木凋零,只剩树皮和根茎供人们食用。在此种情形下,出现了极其惨烈的人吃人的现象。妇女、儿童被绑架至市场,被贩子以“菜人”之名出售,就像牛羊一般宰杀,以换取金钱。

记载中,有个姓周的青年,在河北献县一家饭店里偶然听到老板宣布肉品售罄。他等待时光缓慢流逝,不久便目睹了两个女子被拖入厨房,其中一位因胳臂被砍断而发出了惨叫声。这场景不仅令周氏青年心生同情,还促使他买下健全女子作为妻子。此事是否真的发生了,或许只有天知道。而这段血腥文字只是笔记中的一个故事,但它反映出的历史真相,却令人深思。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学者研究,都有关于“两脚羊”的记录,这些记录并非仅限于大饥荒时期。在宋朝,即便经济状况并不完全糟糕,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庄绰在《鸡肋编》中提到:“自靖康丙午岁(公元1126年),金狄乱华……人肉之价,贱于犬豕”,揭示了一种社会悲剧:人们因为饥饿,将自己的同类视作食物。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提及过这种现象,他指出这是“盗贼之无人性者,不足诛矣”。甚至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也是以吃人的手段维持军队生活。史书记载黄巢军队围攻陈州三百多天期间,用活俘虏做成粮食,每天就有数千计的人命落单,而他们将这些活着的人扔进巨大的石磨碓中碎尸,这种残忍的手段令人震惊。

生命在恐怖的时代里似乎变得毫无价值,无论是平民还是帝王,都无法避免成为同类的猎物。在饥饿和恐惧面前,一切尊严和价值观都失去了意义。而那些最终沦为了弱势群体的人们,他们可能就是那份不可言说的、可怕的事实。而且,有时候即使是在死亡前,他们依旧保持沉默,那样的麻木,让人难以置信。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