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乾隆帝子孙短命之谜王化贞的故事

0

我,王化贞,明朝山东诸城人,进士出身。从户部主事一路升迁至右参议,我是东林党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曾是首辅叶向高的支持者,但后来被认为“騃而愎,不习兵”,轻视大敌,只会谩骂。萨尔浒大战之后,我和熊廷弼都在辽东工作,他经略辽东,而我担任辽东巡抚。

当时,我力图恢复辽东,但行事急躁,与老成持重的熊廷弼矛盾重重。我任用毛文龙游击敌后,又招募了辽民组建广宁军,在辽河沿岸设定六营,每营有参将一人、守备二人,以划分地盘并置兵分守西平、镇武等城堡。

然而,当我认为准备充分,就计划要“一举荡平辽东”。李永芳作为内应,孙得功做先锋,我们调出的大军攻打后金军队。在平阳桥上双方交战,结果不仅孙得功和鲍承甫叛变,还导致刘渠、祁秉忠战死,大量明军被杀。我在广宁城中整理文书,被迫逃亡途中遇到熊廷弼,他质问我的失误,使我感到羞愧难当。

随着明军撤退至山海关,再次遭遇饥民哀号,并最终退入关内。而后金占领了我们放弃的所有城堡。努尔哈赤下令把人们驱赶到迤东西边。我归朝后,这件事成为党争的一个大题目。在自相残杀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东林党即将崩溃,便抛弃了还为自己争取官位奔走的人们,与魏忠贤合作揭露了他们的腐败行为,最终帮助魏忠贤击溃了残余力量。

天启五年八月,由于“失陷广宁罪”,熊廷弼慷慨赴市,其头颅传首九边。而我,却因为懂得潜规则,有机会重新获得宠信,被任命为辽东经略。但是在崇祯五年,因为连续失败和人民怨声载道,我也被斩首。这段历史,让人看来权谋与党争之下的个人命运多么脆弱无常。

标签: 商朝贸易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