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姬,巫山神女的故事源自《山海经》中的帝尸去世于姑媱之山并化为瑶草的传奇。《山海经·中次七经》记载:“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去世焉,其名曰女尸,化为瑶(《山海经》中写做草字头)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实在如菟丘,服之媚于人。” “姬”本意为姬姓,但周代时“姬”也指代贵族主妇,并常用来称呼男子。
诗文中,“好丽的梦留下好丽的哀伤/世间天上,代代相传”,体现了对神女脆弱与坚贞情结的赞颂。舒婷在《神女峰》中抒发了对于神女传奇悲叹和深思。此后,“巫山神女情结”成为中国文化中女性脆弱与尊贵的一种象征。
从古至今,对于巫山神女有着不同的描述。她是兴云落雨、西王母之女,被尊称为妙用实人。在禹治三峡时,她授予他九卷天书,有功助其完成任务。然而,在历史长河中,她被塑造成一座空中的楼阁——神女峰,让人向往不已。
历代文人如朱士、李白、杜甫等都曾歌颂她,而现代文学家余春雨则批判了这种过度夸张的人物形象,将她视作一个被人们捏造出的传奇人物。她既是年夜禹治水功臣,也是楚襄王梦境中的爱慕对象,但最终还是只是石柱和险峰,一座充满幻想但实际上空洞无物的小小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