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宦官手中的傀儡玩物丧志——唐僖宗简介
唐僖宗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初名李俨,唐懿宗李凗第五子,母惠安皇后王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武则天除外),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
生于咸通三年五月八日(862年6月8日),唐懿宗病重弥留之际,他在宦官的支持下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李儇,并于唐懿宗驾崩柩前即位。时在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二十日, 唐僖宗12虚岁,是整个唐朝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文德元年(888年)死于长安,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早年的经历:
生于长安东内,为普王李俨,其母惠安皇后王氏。十四岁因病体弱,被宦官田令孜、刘行深、韩文约等拥立为皇太子,更名为儇。在十二岁的时候,即位于父柩前登基成为君主,由刘行深和韩文约掌控政权。
生活习惯:
喜欢斗鸡、赌鹅,对骑射、剑槊、高兴法算、音乐及围棋等都有所涉猎。他对打马球不仅迷恋,而且技艺高超,以至自称若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应该中个状元”。
政治局势:
当时国家面临九大破绽:“终身聚兵,一破也;蛮夷炽兴,大盗横行,一破也;权豪奢僭,无人敢言,一破也。大将不朝,上书无门,一破也;广造佛寺,不问民命,一破也;赂贿公行,用私钱买官一破也;长吏残暴,无人敢言。一破也。”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爆发后,将领们纷纷投靠各路节度使,而朱温首先投降,与杨复恭合力攻克洛阳与潼关,最终迫近长安。当时中央政府束手无策,只能逃往四川避难。
反扑与割据:
朱全忠归顺之后,与其他地方节度使联合,对抗黄巢军队,最终成功平息了叛乱,但随着各地节度使逐渐独立成为了实际上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得中央政府控制范围极其狭窄。
最后一次逃亡:
光启二年的冬天,因为王重荣和李克用的帮助,重新回到长安,但再次遭遇动荡,因争斗而导致许多宫室被烧毁,“宫阙萧条,鞠为茂草”。
结尾:
此后的几十载里,每逢风雨,就有人提到这段历史,有诗曰:“秦妇吟秀才”,记得那场混沌年代里的悲欢离合,以及一个少年怎样走向了历史舞台,又如何步履蹒跚地离开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