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文学与哲学的卓越代表。出生于洛阳,祖籍中山,其先祖随魏孝文帝迁居至此,并更改汉姓。父亲因避乱,将家族迁至嘉兴。在嘉兴长大后,他在19岁时前往长安深造。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考取进士,并获得宏词科和吏部取士科的高级职位。他在朝廷中担任多个职务,包括太子校书、监察御史等。在顺宗时期,他与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共同推行改革,被称为“二王刘柳”。然而,这一革新运动仅持续半年,就因宦官和藩镇的反对而失败。随后他遭受了连续的贬谪,最终回到京城担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他的一生充满了诗歌创作,对白居易来说,他是“诗豪”,其作品广受欢迎并流传甚广。在晚年的生活中,他曾编选自己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重要文献——《四十通》及《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