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稚珪(447~501),南朝齐时期著名的骈文家,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的仕途始于刘宋时期,他曾任尚书殿中郎。在齐武帝永明年间,他担任御史中丞,并在齐明帝建武初年上书建议北征。在东昏侯永元元年的某一年,他被授予太子詹事的职位,最终因病去世,其死后被追赠为金紫光禄大夫。
孔稚珪以其文学才能享誉一方,与江淹并列,被认为是萧道成幕下的一对绝配,他们共同掌握着辞藻之术。豫章王萧嶷去世后,其子请沈约和孔稚珪分别撰写碑文,这足以见证他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历史记载显示,尽管他不喜尘世浮华,但却精心打理私宅,使其成为一个美丽的山水园林。而且,无论是门庭若市还是草木丛生,他都保持着一种自然与简朴。他对于皇帝不喜欢的人也从不手软,不畏惧权势,以其弹章劾奏著称于当时。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孔稚珪是一位才华横溢、品行高洁、同时又有强烈正义感和独立精神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