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河南豫剧包公辞朝全场戏在自然之美的背景下展开索海燕以其独特的表演魅力将这部经典作品带入新时代

0

在河南省的文化艺术海洋中,一个名为索海燕的青年演员,以其非凡的才华和坚定的梦想,领导着一支由冯顺英担任外交事务团长的小型民营剧团。从1999年成立至今,这个剧团已经走过了八年的风雨历程。

早在儿时,索海燕就对豫剧充满了热爱,她不仅是河北磁县人,而且生于1967年,在那个临近河南安阳的地方长大,她与豫剧有着天然的联系。自小是个戏迷,小学时代即便放学后,只要听到高音喇叭播出的戏曲节目或是在广场上响起锣鼓的声音,她都会挤进去观看,全神贯注,就像沉醉在美妙旋律中一样。

1976年,当她考入了当地的一所戏曲学校时,那里不仅培养出了她作为一名演员所需的专业技能,还让她结识了一位后来成为丈夫的人——冯顺英。在那里,他们共同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1981年毕业后,一起被分配到磁县豫剧团工作,再次一起调动到邯郸市东风剧团,最终在1992年,被调到了济源市豫剧团。在这里,他们度过了十多年的岁月,共同经历了喜怒哀乐,并最终决定辞职组建自己的劇團。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时候,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对于艺术追求和职业道德的坚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索海燕得以拜师常香玉,这是一份无比荣幸,也是一段深刻记忆。她参加“香玉杯”艺术奖评选,并最终获得金奖,这让她的名字也随之浮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这位来自河南省的一个新星。而且,更重要的是,她有幸见到了心中的偶像——常香玉老师,并成功收到了常老师为徒,这对于一个普通演员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和激励。

然而,在创业初期,对于这个刚刚独立出来的小型民营剧团来说,每一步都充满挑战。资金、人才、设备、排练场地、市场等问题层出不穷。但索海燕并未因此气馁,而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断努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她甚至不得不抵押房产,用30万元启动资金购买必要设备招募人员,以及租用排练场地寻找合适的地点进行表演。此外,由于车祸损失巨资,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运送行李箱装备以保证接下来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尽管面临如此重重困难,但这支由索海燕带领的小规模民营劇團依然顽强拼搏,从未放弃过对美好未来憧憬的心愿。当她们能够展现出精彩纷呈的情境,在自然之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大舞台上,将《包公辞朝全场戏》搬上了历史舞台时,那种成就感与快乐简直无法言喻。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