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处父(?~前621年),晋国大夫,因封邑于阳地,遂以阳为氏。晋文公九年(前628年),晋国派阳处父到楚国回访,中止了两国之间的敌对关系。随后,他在肴战中率军攻打蔡国,但因粮草将尽而想要撤军。他担心如果退兵,则可能会被楚军乘机进攻,又担心退兵后会被人嘲笑,因此他想出了一个计谋。他先是让人对楚令尹子上说,如果子上愿意决战,他就退一舍,让子上渡河列阵;如果不愿渡河,那么他就会自己渡河列阵。不论如何,都希望能避免长期相持下去。
当时,孙伯劝谏子上:“若让他们半渡击之,将吃亏,不如让他们全数过河。”因此,子上命令楚军后退了一舍,以待晋军过河。但是,当晋军准备过河时,故意宣扬说:“楚军已经逃跑了。”于是,他们率领部队返回。在此过程中,阳处父得知太子的商臣与子上有矛盾,便告诉商臣说:“这是因为受到了晋国贿赂,所以才退兵。”这个消息传给了成王,最终导致了子上的死亡。
同一年间秦将孟明视等三将率领部队越过边界伐郑,被抓获并释放。但之后又重新追捕。由于时间紧迫,他没有找到船只,只好设下陷阱。当秦三帅刚坐定船上的时候,他解下自己的左边马匹,说这是为了送给孟明视的礼物。这次计策失败,因为孟明视怀疑,便站在船头向他致敬,而不肯下来接受礼物。
最后,在肴战结束后的几年里,由于赵盾的才能和过去的关系原因,阳处父私自调换了狐射姑和赵盾的职位,使赵盾成为主帅,而狐射姑则作为副手。当狐射姑知道这一切后,对阴处父一直怀恨在心。在襄公去世后的混乱期间,狐射姑趁机杀害了阴处父,并将其葬于九龙山之原。一说现在和顺县,一说现在忻州市九原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