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信息网元好问

0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是北魏拓跋氏的后裔,唐诗人元结的后裔。他的高祖父是元谊,在北宋宣和年间担任忻州神武军使,并定居在今山西忻州秀容。

元好问出生于七月,被过继给叔父元格。从小就有着非凡的文学才能,他十四岁时,就开始学习诗词,六年之后,他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诗歌知识。在1221年的兴定五年,他考中了进士,但并没有即刻被选用为官。他在1231年的正大八年中,被授予儒林郎的职位,并担任国史院编修一职。

随后他历任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在金亡后的时间里,他选择不再仕途,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工作。他收集了大量金代君臣的遗言往事,这些资料后来成为撰写《金史》的重要参考材料之一。

除了其诗文作品外,元好问还著有《中州集》十卷,其中附有一部《中州乐府》,这部作品保存了一大批金代文学作品。此外,他还著有《壬辰杂编》,尽管这部作品已失传,但其影响力仍然很大,因为许多後世编纂《金史》的学者都曾依据他的笔记进行研究。

在评价方面,有学者如缪钺认为:“金自大定、明昌以降,文风蔚起,遂于末造笃生遗山,使我国文学得以续存。”他又称赞说:“萃于一身,不第而无与颉颃,其所著之书,为两汉以来绝少觏也。”

总体来说,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元好问不仅在诗词上取得卓越成就,而且在历史研究上也有极大的贡献。他留下的各种文献,如“丧乱诗”、“散曲”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