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岭南洪拳的“前五虎”之首,别称“大头日”,但他的生卒年份不明。关于他习武经历的记载可以在花县的地方志中找到:“关帝庙位于文武庙后面,是贫苦失业游民和乞丐聚集的地方。据说雍正年间,少林拳师洪熙官在清远飞霞洞对抗清军失败后,在此开设了自己的拳馆,教导门徒。在这里,他的第一位弟子就是莲塘村的青年骆日成。”
在花都区赤坭镇莲塘村,“大头日”的传奇故事至今仍被广泛传颂,他故居也完好保留。他也是长篇武侠小说《南少林恩仇记》(我是山人所著)中的角色“大头成”骆成的原型。他的后代,如骆国成等人虽然不再习武,但他们依然津津乐道于祖上的往事。然而遗憾的是,今天莲塘村流传的洪拳已经不是当年的三展拳和铁线拳,而是变成了以洪头蔡尾为基础的形式。
尽管如此,对于骆日成这一历史人物来说,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生活态度的一种理解。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过去与现在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