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时期的太极拳中,“顶头悬”之说,是否真的没有人深入探究其内涵?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三字的含义,以求理解其精髓。首先,我们必须从“头”字开始。
在全身来说,头是诸阳之首,起着全身虚灵动变的领气主导作用。《易筋经·论头》中明确指出:“头圆象天、为诸阳之首,为聚髓之海,为任督交会之所。”这里合则一身之气俱入,此处不合则一身之气俱失。这说明了头的位置至关重要,只有正确摆放,便能使整体气机通畅。
接下来是“顶”,即百会穴位于站立时头部最高点,这一点与“微收下颌,虚领上顶”相符。然而,这并非简单地将百会穴置于最高位置,而是在保持颈项松静的情况下,使得百会自然到达最上端,即所谓的“玉楼上提”。
最后是“悬”,这不是简单地挂在某个地方,而是一种特殊状态。在传统拳术中,被描述为一种松静而不僵硬、紧实而不松弛的状态。这意味着身体各部分都要达到一种平衡和协调,使得整个身体如同绳子一样轻盈,但又能够随意变化。
因此,当我们谈论太极拳中的“顶头悬”时,不仅要考虑到具体姿势,还要注重内部力量和柔韧性的培养,以及对整体结构和呼吸控制等方面的训练。只有通过这样的综合运用,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理想化的人体形态——满身轻利,如同悬空于无形绳索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