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郑观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待鹤山人或罗浮偫鹤山人,是清末民初的一位启蒙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他在上海电报局任总办,并曾参与太古轮船公司的经营。郑观应还涉足了轮船招商局,担任过帮办和总办。在中法战争期间,他被派往越南西贡等地进行侦察,并提出了一系列反映他改良主义思想的《易言》一书。
《易言》中提出了以国富为中心的内政改革措施,如主张向西方学习,组织人员将西方国富强兵的书籍翻译过来,广泛传播于天下,使人人得而学之。此外,还主张采用机器生产,加快工商业发展,以及鼓励商民投资实业。对华洋商税赋不平等的关税政策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主张“我国所有者轻税以广去路,我国所无者重税以遏来源”的保护性关税政策。
除了这些政治经济上的贡献外,郑观应还是一位文学家的。他编定并刊行了反映他改良主义思想的大作《盛世危言》,并且有诗集《罗浮偫鹤山人诗草》。他的晚年表现落伍,但他一直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和军阀混战持批评态度。
最后,在1922年的五月,这位历史人物病逝于上海招商公学宿舍。这段时间里,他是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也是一位著名的人物,其影响力跨越时空,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