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李德仁院士反复强调科研需师生接力张雪峰则提出考科研院所不宜的原因

0

李德仁院士:科研需师生接力,张雪峰则提出考科研院所不宜的原因。作为测绘与遥感领域的世界领军专家,现年81岁的李德仁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他在荣誉面前谈起了自己的责任,谈到了中国的人才培养。他凭借天赋和勤奋创造了许多成就,但他总会提起两个词——老师和学生。

对李德仁来说,有两位导师的影响尤其重要。一位是他的硕士生导师,中国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之卓;另一位是他的博士生导师,德国的阿克曼教授。这两位导师都是世界权威,对于如何做学问和做人都给予了深刻的教育。在他们的指导下,李德仁解决了误差可区分性这一世界测量学上的百年难题,并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系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李德仁首创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命名为“李德仁方法”。他讲起过去时,也并不讳言自己的“聪明”和“努力”。然而,他总会提起老师和学生,因为他的成就离不开这两层身份带给他的经历。

除了对学生的尊重、支持、关爱,李德仁从两位导师身上学到的另一个道理,就是“做学问要做到学科前沿去”。他认为科学研究就是不断创新,不断接力,把最难的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跨越式的研究。“我有很多学生当上了教授、领导。” 李德仁骄傲地说,“就像一块磁铁,将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

截至目前,为国家需求服务并培养人才,是李德仁持续工作中的一部分。他始终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把学生建树看成是自己最大的成果。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