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百度豫剧吧发了一篇关于“六大名旦排名,我说两句”的帖子,没想到引起了戏迷的广泛讨论,帖子的点击率竟然超过1200人。有人支持陈素真是第一位,有人则认为六大名旦都难以评定先后。我在论坛上提到陈素真可能是第一或第二,但我的观点激起了不少争议,有人甚至称我为“疯子”。这让我感到有些害怕,因为只是一时兴奋之言,却能引发这么大的波澜。
虽然电脑上留言不会面对挑战,但我还是有点害怕看到更多让人心惊胆颤的回复。因此,我决定暂时避开豫剧吧,转而来到新浪平台逛逛。近年来,在河南戏迷中最具争议的话题,就是陈素真和常香玉谁更为优秀。
常香玉,这位河南戏曲界的传奇人物,对全国豫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不仅被授予了“人民艺术家”荣誉,而且早已在艺术界享有无可匹敌的地位。但这些外部因素并不能完全代表她的艺术水平是否全国第一。在河南戏曲界,她的确很出色,但是否真正达到全国第一,则值得商榷。
陈素真与常香玉谁更高一筹,这个问题已经有定论。但很多人依旧跟随主流意见,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我尝试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说陈素真的嗓子可能不好,或是她表演风格与常香玉不同。这一说法显得有些牵强,因此我决定重新审视常香玉 herself.
小时候,我对常香玉并不感兴趣,只喜欢她的古装唱段。但几年前偶然听到《红灯记》和《柳河湾》,让我深受震撼至今仍爱听。她在《红灯记》中的拖腔以及《柳河湾》的倾情演唱,让我印象深刻。此次重评后,我将她排到了第四位,是因为她的吐字清、咬字准,以及既奔放又收敛的唱腔特点,都非常适合传达豫剧独有的特色和文化内涵。而其他艺人的表演往往过于浮夸,没有像常香玉那样能够自然融入角色,让听者产生共鸣。
最后,我还去网上找京剧版本的《红灯记》,想比较一下京剧与豫剧之间的一些差异。不过,即便是京剧,也无法抵挡住我的偏好——那就是欣赏那些能带给我情感共鸣、让我沉醉不已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