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数据驱动今天特大新闻关注对象赖心辉

0

简介

赖心辉(1886-1942),字德祥,四川军阀,以擅长使用炮兵而得名“赖大炮”。他是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生,在川军学系中相对孤立。1928-1929年间,被刘文辉、刘湘叔侄赶出四川后,他投靠中央,但部队又被陈诚包围缴械。此后,他落魄江湖,加上抽大烟的不良习惯,家财荡尽,最终在病痛中离开人世。

早年生活与事业

赖心辉出生于四川省三台县鲁班乡一个小商人的家庭。他在家乡私塾接受初级教育,然后在曾伯和门下学习。1907年,他随曾伯和到云南省老鸦滩百货厘金局工作,并被保送入云南讲武堂学习。1911年毕业后分配到陆军十九镇见习,与同乡刘存厚结识并加入了同盟会。

第一次直隶易帜及护国战争

1912年,赖心辉参加了重九起义,并随刘存厚入川支援四川起义军。在此期间,他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炮兵营长和团长。在护国战争中,因功升任炮兵第二团团长。

成都巷战与“赖大炮”之称

1917年的成都巷战中,赖心辉指挥40多门大炮轰击黔军守城位置,其精准的测量和战斗指挥,使黔军弹尽粮绝,被迫撤离成都。这场战斗使他获得“赖大炮”的外号,而他的名字也因此响彻整个中国。

自立门户与北洋政府授勋章

之后,赖心辉独立发展自己的势力,并因其贡献获得了北洋政府的三等文虎章和陆军少将衔。不久,他还被委任为川北边防军总司令,并成功扩展了自己的部队控制区域。

靖国战争与儿女亲家关系

1920年代初期,当唐继尧发动靖国战争时,熊克武也接受唐继尧的委派成为四川靖司令,与 刘存厚联合打击北洋政府任命的四川督軍刘存厚。由于熊克武不能成为唐继尧控制四川的得力工具,因此二人发生冲突。在这次混战中,熊克武败退至西康境内,而泰山则继续支持李根源反攻西安,最终失败身亡。而这个时候,“有勇无谋”的杨森开始崛起,将威胁传递给各方势力,从而引发一系列新的权力争夺斗争。这场斗争最终导致各方势力的消耗加剧,同时也让中国陷入更深层次的政治混乱之中。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