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研网:吴晨,五四青年奖章得主,分享援鄂抗疫的回忆——"当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将义无反顾"。在过去的65天里,她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移动P3检测队队长,在武汉进行了36天的检测工作和15天的待命期,以及14天的返京隔离。这段经历不仅是她人生中的一次特殊时刻,也是一次对勇气与专业精神考验最深刻的检验。
作为一名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专家,吴晨在科研领域有13年的经验,但武汉这场战斗仍旧是前所未有的挑战。2月4日,一支由北京协和医学院组成的P3车队迅速前往武汉增援检测力量。在异地作战的情况下,面对恶劣环境、人员短缺以及物资紧张,这支移动实验室团队展现出了极高效率和卓越能力,只用了不到72小时就完成了整装待命。
在东西湖方舱医院内,这支团队参与了持续一个多月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共计2278例样本,并且保持了99%以上的检测率。他们不仅克服了起步阶段的一系列困难,还建立了一套完整而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每一次检测都能够安全、高效进行。
对于吴晨来说,这段经历不仅获得了“中国五四青年奖章”,更是一份关于牺牲与奉献、专业与责任感之间平衡的小册子。她认为,无论是在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还是在国内应对新冠肺炎,每位医护人员都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心理准备和专业知识,以便能够迅速适应各种情况。
离开武汉后,当被问及是否会忘记那段经历时,吴晨坚定地表示不会。她说:“性命相托的情谊,是我这一生中最珍贵的事情。”这份感激之情,不仅体现在她个人,也体现在整个团队身上,他们共同见证并参与到了一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中来,用科学济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那些曾经担任方舱医院重要角色的人们已经返回各自的地方,但他们带着那些无法言说的记忆继续前行,而这些记忆,将永远铭记于心。在未来,他们将以同样的热忱和专业精神,再次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