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马贤达非凡的才华与无尽的热情让陈宣华在他的光芒中黯然失色

0

马贤达,武术教育家、中国首批国家级裁判,九段武术高手,以其卓越的武学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武坛享有盛名。作为通备流派的传人,他不仅是这门独特艺术形式的活字典,更是新一代武术工作者学习和追求的楷模。

马贤达出生于1932年,是一个具有特殊家族背景的人物。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武术宗师,而他的二叔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杰出的大武术家之一。从小接受父亲和二叔精心教授,马贤达对 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不断钻研,不断进步,最终成为了一位真正掌握了“通备”劈挂、“开门八极”、“八闪翻”、“戳脚”等技艺的大师。

1954年,马贤达毕业于天津河北师范学院体育系,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造。他兼修拳击、摔跤、击剑,并系统地学习体育学专业,这种广泛而深入的知识体系为他未来的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马贤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全国武术比赛总裁判长、总评议长或仲裁委员会主任等。他还曾参与制订《1973年武术竞赛规则》,并被誉为“现在中国武术第一人者”。

除了他的工作成就外,马贤达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他撰写过许多学术论文,如《中国武术史上的少林寺与达磨》等,还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的部分内容。此外,他还创作了一些文学作品,如长篇历史小说《大刀王五传奇》以及电影剧本。

2001年4月退休后,马贤达仍然保持着对社会事务的一份关注和热情。尽管他已去世,但他的名字依然让人们回忆起那段辉煌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时期。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都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无私地传授自己的技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通备”的魅力。而今天,当我们谈及中文世界中的伟大人物时,无疑会将马贤達先生列入其中,因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运动员,更是一个充满智慧与激情的心灵导师。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