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河南越调的一代宗师她的一生你了解吗在宁静的自然之中洪先礼的唱段专辑回响传承着一股深厚的文化底蕴

0

在我国戏剧文化的悠久历史中,有着众多独具特色的剧种,每一种都有其代表人物。比如京剧的程长庚、评剧的新凤霞、豫剧的阎立品、越剧的袁雪芬以及黄梅戏的严凤英等,他们都是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河南越调的一代宗师申凤梅大师。

申凤梅,1928年出生于河南,这位传奇人物似乎从小就注定与越调结缘。在11岁时,她便开始接触这门艺术,并跟随老师学习。1942年,她才华横溢地登上舞台,以14岁之轻龄便展现了自己的才艺。然而,那些自然灾害让她不得不转战四方,在一次偶然机会下,她结识了演员金凤楼,并受到了他的赏识和指导。

1945年,申凤梅被誉为“铁嗓子大梅”,她的声线深沉而又富有魅力,不仅赢得了观众青睐,也使她成为了业内人士认可的人物。她后来加入刘邓大军所创立的胜利剧团,与解放军和民众一同巡演,为人民服务。

在项城县越调剧团担任期间,申凤梅参加了河南第一届戏曲汇演,在那里她表演了《哭殿》和《收姜维》,并获得了一等奖。这段经历奠定了她在越调界的地位。此后,她不仅继续教授手艺,还拜入京劇大師馬連良門下,以此丰富自己的技艺和精神世界。

尽管生活给予了挑战,如丈夫去世后的悲伤,但申准美依然保持着坚强独立的一面。她在工作中找到了安慰,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发展越调艺术。在60岁退休之后,由于对她的贡献,被聘请回去继续工作;1992年荣获白玉兰奖,对她的终身成就进行肯定。而最终,在1995年的周口逝世前夕,其留下的最后录音——河南省电视台录制的越调清唱磁带,是对这一生命旅程的一个珍贵纪念。

作为一代宗师,申凤梅将一生的精力投入到对待这门传统曲艺事业上的奉献,使得河南越调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赞赏。至今,我们仍能感受到她的精神遗产激励着我们追求卓越,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艺术表达上,都有一份深刻的情感连接与共鸣。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