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兰玉,1928年至1983年间活跃于豫剧舞台的传奇武旦演员,她的艺术生涯始于11岁时在太乙班的学艺中,师承周海水、贾锁这两位豫剧大家。车兰玉不仅是豫剧十八兰中的杰出代表,也是四十年代以来名声大噪的优秀演员。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曾先后在多个剧团搭班演出,如洛阳、西安、铜川、卢氏及河北省肥乡豫剧团。
1954年,车兰玉加入了宜阳县豫剧团,在那里她从初级工武旦和武生的角色逐渐转变为青衣和须生的角色。她的丈夫徐鹏云则专精于须生的角色,他们共同表演了一系列经典戏目,其中包括《王佐断臂》和《十五贯》。
车兰玉以一系列经典戏目的饰演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大战十一国》(饰钟离春)、《黄鹤楼》(饰周瑜)、《破天门》(饰穆桂英)、《樊梨花征酉》(饰樊梨花)、《桃花庵》(饰窦氏)以及《孙安动本》(饰孙安)。
象征着豫剧传统美学与艺术风格的一代巨匠——“须生泰斗”周海水,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期间,在郑州北郊杜岭村关帝庙开设了一个名叫“太乙班”的科班,这里培养出了许多女学员,以“兰”字为姓,是被称作“豫剧十八兰”的群体之一。
这些女性艺人凭借其卓越的表演能力,不论是在哪个地方上场,都能赢得观众们热烈欢迎。有记载,一位清末老秀才牛士孔对太乙班学员赞誉备至,他甚至写下了一首诗来赞颂他们:“要看戏十八兰,四生四旦四花面,毛兰花、王蘭琴,她俩色艺俱超群。蘭田、蘭玉和蘭真,同稱五魁在周門。” 这首诗让“豫剧十八ラン”的名字逐渐响起,并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
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各位艺人的知名度升降以及艺术水平变化,“十八ラン”的说法也多种多样,有几种不同的版本,而且排列顺序也有所不同。在80年代,由于众多粉丝对其艺术成就的认可,“豫劇界公認之18蘭”被普遍认为是:毛藍華、高麗芳(崔藍田),羅藍梅車藍玉(李藍秋),張藍寶等16人,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与独到之处,而車蓝玉因其卓越的地位,被广泛认为是一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来说,车蓝雨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且深受尊敬的大师级别武旦表演者,其对于中国古典戏曲尤其是豉劇文化的贡献无疑会被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