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绩,字公纪,孙吴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与文学家。他的父亲陆康曾是汉末的庐江太守,与袁术有交往。当年六岁的陆绩随父亲拜访袁术,见到橘子便藏入怀中,不料在离开时滚落地上,被袁术讽刺。然而,小小年纪的陆绩却以孝顺母亲为由回应,让人感动不已。
随后,他成为孙策占领江东后的宾客之一,与张昭、张纮、秦松等人一同商讨天下未平之事。尽管年幼,但陆绩的大声发言赢得了人们的赞赏。他虽未及成人,却已超越同辈,在学问上超过了许多大人的名士,如顾邵、陆逊、张敦和卜静。此外,他容貌雄壮,才华横溢,对于历史和文化都有深刻理解。
建安五年,当孙策遇刺身亡后,其弟孙权继位任命陆绩为奏曹掾。这期间,陸績致力於正道,从而获得更高的地位。在建安十五年,他参与了庞统灵柩的送葬仪式,与全琮和顾邵结为知友。
之后,由于平定交州并转任郁林太守,加偏将军职务,负责二千兵马。尽管他脚疾不适,但仍然致力于治理民众,并未放弃著述工作。他对易经进行注释,还绘制浑天图,以表达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热爱。在生命即将结束前,他预言未来六十年内车轮可同轨道书写文字可一致,这是指西晋统一中国的情景。而他最终在建安二十四年的三十二岁去世,只留下两男一女早孤儿失母,他们被族人接养长大后才分离。
陸績的一生充满智慧与文学成就,为后世留下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