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之首,源自印度与佛教,一说源自古波斯。他的故事兴盛于道教与汉族民间信仰中。在道教的头衔中,他被称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俗称太子爷、三太子。
在《三教搜神大全》和多部明代古典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或简称《封神榜》),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哪吒的丰富描述。据说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孕了三年零六个月才生下哪吒,这位小男孩在出生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一面。他不仅拥有超乎常人的力量,而且还有一双慧眼能够洞察世事。
七岁那年,当东海龙王滴水不降,夜叉们开始强抢童男童女时,那些无辜的人们都遭到了恐惧。但是哪吒并未放弃,他勇敢地使用乾坤圈打死了那些恶劣的夜叉,还杀掉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这一系列英勇行为让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然而,这份荣耀也引起了东海龙王的嫉妒,他带领水兵水将兴风作浪,水淹陈塘关,并威胁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能收兵。面对这一切,不愿意让百姓陷入危险的小男孩哪吒悲愤自刎,以此保护他们。后来,太乙真人借莲花与鲜藕为身躯,使得哪吒再次复活,并且变得更加强大。
复生的哪吒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大闹龙宫,为民除害,最终战胜了龍王。这一切都证明了一点:虽然他来源于文人创造,但他的精神所象征着的是一种永恒而普遍的情感,即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应以慈悲为本,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他人。而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仍然敬仰着这个名叫“那咤”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