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式,字舜民,号菊庄,是元末明初时期著名的散曲和戏剧家。他出生于浙江象山(今属浙江),但生卒年份不详。在元末,他曾担任县吏一职,但后来因不得志而流落江湖。进入明朝之后,他并未仕宦,而是选择了在北方流寓生活。在明成祖朱棣的燕邸中,他享有极高的地位,并常得恩赏。
汤式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广泛的题材范围闻名,被认为是将散曲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度。他作品中的历史反思、对新王朝的期盼以及悼亡情感表达,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创作技巧圆熟,艺术风格多样,以独特的声音在当时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虽然汤式的大部分作品已经失传,只有《笔花集》这部钞本得以流传至今。但即便如此,这些存留下的作品依然展示了他作为一位重要曲家的才华与影响力。他的散曲被称为“艳丽浓纤”,既有雅致之美,也不乏豪放之气。这一点也影响到了明代南派曲家的作风,使其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尽管汤式不能与同时代的大师们相提并论,但他无疑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人物,其贡献对于中国古典音乐尤其是散曲文学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的存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追求,以及他们如何通过音乐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