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反复探究牡丹亭的作者追溯到1298至1358年间的郑玉一生

0

郑玉的学术足迹

郑玉(1298-1358),字子美,徽州歙县郑村人。出生于元成宗大德二年,去世于惠宗至正十八年,享年六十一岁。他自幼聪慧好学,对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在乡间授课,他吸引了大量门生,其中不乏后来成为名流的人物。他的学生们尊称他为“师山先生”,并在其地设立了师山书院,以便更好地学习和讨论。

郑玉曾在东南神山——覆船山隐居十多年,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许多著名作品。至正时期,他被召入翰林待制,并担任奏议大夫,但因病辞职继续著述生活。当明军到来时,他选择自缢而死,以示忠诚。这位文学家留下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如《师山文集》、《遗文》、周易注释以及春秋经传解读等,都被收入《四库总目》中。

他的文章以简洁自然闻名,被誉为与虞世南、揭鸿宾、欧阳修齐肩。他曾得到朝廷赐予尊号,但因疾病未能接受。他对兵争持有一种理想化的态度,用诗句表达:“何时四海收兵甲,还向师山理旧书。”直到明太祖下令征调他,而他则选择北面再拜自杀。

程以文赞颂他的学识高超,认为他有独特的声音,在学术界开辟了一条新路。因此,我们可以说,郑玉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影响力远-reaching,不仅限于当代而是跨越时代。

标签: 商朝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