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济南举行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张保国、刘宜武、陈龙等人共同回顾了张保国的一生。
一位坚定的战士,一位敬业的排爆手。一路走来,张保国以身作则,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誓言。他是山东公安系统一级英模,是齐鲁时代楷模。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
20年如一日,他坚持战斗在排爆安检最前沿。带着七级伤残向“死神”挑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社会的平安。他是第一“排爆手”,哪里最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他就战斗在哪里。
他曾先后出色完成奥运火炬传递、全运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安检排爆任务1200多次。先后鉴别、排除和销毁各类炮弹、炸弹4000多枚,销毁废旧30多万枚导火索50多万米。在一次次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面前,他舍生忘死、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的铮铮誓言!
每次执行排爆任务时,他都是第一个穿上排爆服担当主排手,把安全让给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一旦发生爆炸,虽然他的保护是有限,但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保护同伴,从不犹豫从不退缩。
李静,她是一位深情的人物。她说:“为你亮着一盏灯。”她经常问自己,有什么感受?作为一名妻子,有什么样的心情?每当听到丈夫讲述那些危险而又充满成就的事迹,她的心里都充满了自豪,也有几分忧虑。但她知道,只要有丈夫这样的人,他们家不会没有希望,没有力量。
他们相遇于粮库,那时候,他们的小家,是那么地平静而美好。那时候,他们不知道未来有什么惊喜或是什么挑战,但是他们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彼此,就能克服一切困难。而现在,每当夜幕降临,每当电话响起,每当那熟悉的声音告诉她丈夫又要去做些什么的时候,她都会紧握双拳,说:“我相信你,我支持你。”
陈龙,对于师傅来说,更是一个特别的人。他说:“师傅像一座山,是我们战胜危险的依靠;师傅像一座桥,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从新兵到业务骨干,从初学者到专家,都由师傅一步步教导。这份关系,不仅仅是一种职责,更是一种信任,一种友谊,一种牵挂。
记得刚加入队伍时,那些关于生命价值观念的问题,都被师傅严肃地提出了:是否真的准备好了去面对那些未知且潜藏着死亡威胁的事情?是否真的理解过那种环境下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决定命运?
但也正因为如此,当陈龙第一次真正参与到拆解真家伙中去时,那份紧张和犹豫也是预料之中的。但随即听到了那个声音,“相信自己的能力,你一定行!”那份力量,让他找到了继续前进的心理支撑,也让他明白了责任所承载的是什么,以及背后的牺牲意味着什么。当成功拆解完毕,当看到师傅脸上的苍白,却见到的却是欣慰,看透了一切之后,那份压力变成了成就感,而那份成就感,则化为了永远不变的情谊。
尽管岁月已经刻划在他的脸上,但仍然保持着一种热情,一种执著。一天,如果有一天必须离开这个岗位,这个世界将变得更糟,因为这里缺少了一抹颜色——那个总是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的人,将再也不存在。但即便如此,人们依然期待,因为他们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存在这样的英雄们,就不会完全失去光明。如果有人问起关于这段历史,这个故事,将被称作:用铁血忠魂诠释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