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传教士们以穿着新衣的姿态,踏上了跨文化交流的旅程。沙勿略神父和利玛窦是他们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他们不仅带来了西方的知识与信仰,也学会了适应东方的服饰文化。
沙勿略神父,是第一个在日本易服的人。他最初保持着欧洲修道士传统的黑色修道服,但随着对日本社会深刻体验,他逐渐意识到华丽装饰在与上流社会人士交往时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拜访大内义隆时,他换上了天主教神父祭祀时穿戴的隆重服饰。大内义隆对此极为赞赏,将其视作“我们信仰众神生动写照”。这种外观上的华美装饰物,不仅提升了他的威望,也帮助他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
利玛窦则是在中国大陆进行传教工作期间,以儒服示人的。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官僚社会,他多次易服,以符合所处环境和目的。当他给耶稣会长写信时,提到自己被当地绅士官吏抬轿子接待,就如同欧洲显贵一般,这种荣誉对于他的传教工作至关重要。
戚印平教授指出:“利玛窦易服这一行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中具有重要象征意义。他不仅改变了形象,还调整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利玛窦通过适应中国儒家礼仪,最终获得了一定的威望,并成功建立起友谊,这些都是为了“为了上帝争取人心”的崇高理想而努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