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3000字
公元一四年,甲申年,李自成率军攻破北京城,崇祯帝自缢身亡。李自成能够轻易攻破北京城,是因为有人开门投降。是谁开门投降呢?那时的学者计六奇在他的《明季北略》第二十卷写道:“贼攻西直门不克,攻彰仪门(又称广安门)。申刻,门忽启,盖太监曹化淳所开。”此后,曹化淳开广安门迎闯军的说法流传很广。
然而,这个说法是否真实?曹化淳自己是大喊其冤称早就告老还乡,当时已乡居六载,不在北京城。曹化淳应该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切谎言终将被拆穿。恐怕那时他确实已告老还乡,不在北京城。一位甲申亲历者陈济生在他的回忆录《再生纪略》中也写道:“(三月)十四日,起复内臣曹化淳戴罪守城。”看来之前曹化淳确实告老还乡了,所以才是起复。而且甲申年三月十四日,崇祯帝才下令起复曹化淳戴罪立功,这短短几天时间内,即使接到诏命,无疑亦是到不了北京城的。
看来,那个关于曹化淳开门迎闯军入城纯属子虚乌有之事。 曾经深受误解和背叛的人们,如同被历史遗忘的角落里的一颗孤独之星。但他们依然拥有自己的故事,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都有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了解的地方。这就是我从《明朝那些事儿》中汲取到的最宝贵的一点——每个人都值得尊重,每段生命都应得到理解。
文/好古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