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沈炼(1506年—1557年),字纯甫,号青霞,一介书生,以明代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为我的故乡。《明史》中有着关于我的传记。
嘉靖十七年(1538年),我考取了进士的称号,先后在溧阳、荏平、清丰县担任县令一职。我以清廉和爱民著称,治理得当,让人们对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的冬季,我国蒙古瓦剌军队入侵,我们京城被威胁。那时,我皇帝召集了一群文武百官商讨如何抵抗敌人,但从早到晚,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提意见。退朝之后,赵贞吉这个国子监司业突然发言:“陛下应该拿出金银丝绸来招募士兵,用重赏激励勇敢之士,那么文武百官自然都会同心协力守护这座城池,让敌人自会退去。”锦衣卫经历沈炼是我支持赵贞吉的意见,并且慷慨激昂地加以补充。但是吏部尚书夏邦贤却斥责说:“你们这些高级官员都没说话,你一个小小的官员怎么能随意乱说话?”最后,他们建议采纳我们主战不降的策略,不久之后,敌军撤离了。
那个时候,在北方边疆面临严峻挑战,而同时,有权势的人物严嵩擅政并瞒报军情。我看到了国家将要覆灭的情形,所以非常焦急。在朋友家喝酒时,我写了一封奏疏揭露严嵩父子的十大罪状。但是皇帝下诏说,因为你去年的行为不恰当,现在又想通过诬告来羞辱其他大臣,所以你必须接受廷杖惩罚。最终,我因为廷杖而被贬到塞外保安州种田生活。
在保安州种田期间,一位商人主动提供给我住所,而里长帮助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当地老乡们谈论忠义事迹,也让我写出了许多壮怀激烈诗篇,其中包括《塞上感怀》:
沙漠边缘花开雪落,
流放之身坐饮醉。
睢阳城中骂敌愤,
思君之心未曾灰。
南北风尘常伴剑,
乾坤气运更含杯。
醉醒数度春秋看,
还有一程婴救赵来。
嘉靖三十六年的岁月里,当杨顺作为兵部侍郎与蒙古族鞑靼交战,他谎报胜利并杀害无辜居民。而我知道此事后,就给他寄去了两首诗指责他的行径。这两首诗措辞尖锐刺骨。不久之后,由于白莲教名义下的陷害,我生命就此结束,在51岁的时候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他们甚至还杀害了我的次子,并逮捕我的长子,只为了迫使他承认自己父亲的错误。但后来,为事实真相而努力斗争的人吴时来的举报导致杨顺等人的追究,最终赦免了我的儿子。
多年以后,当严嵩父子的阴谋暴露无遗时,对于我所遭受的一切压抑和冤屈,这个国家终于开始纠正错误,并追赠我为光禄少卿,并在保安卫西街建立了一座祠堂,以纪念我的忠诚与勇气。而至今,每个人都仍然铭记着那段悲剧性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