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贞,明朝山东诸城人,进士出身。由户部主事历右参议,他素来骄傲自大,不习兵事,却轻视大敌好谩语。萨尔浒大战后,明廷重新启用熊廷弼经略辽东,但许多东林党人不服,被迫推荐袁应泰取代他。不料袁败绩辽东失陷,此时唯独王化贞能坚守广宁,一时名声大噪。
熊廷弼官复原职后,东林党人推荐王化贞为辽东巡抚。他力图恢复辽东,但行事急躁,与老成的熊廷弼矛盾重重。他任用毛文龙游击敌后,又招募辽民组建广宁军,在辽河沿岸设定六营,每营设参将一人、守备二人,以划分地盘和兵力。
随后,王化贞认为准备充分,就号称要“一举荡平辽东”。但在李永芳内应下,大军攻打后金军队,最终双方战于平阳桥。孙得功叛变、刘渠、祁秉忠战死、祖大寿败走觉华岛等一系列事件导致明军全军覆没。孙得功又诈开广宁城门,使广宁失守。王化贞这时仍在城中整理文书,被迫逃亡途中遇到熊廷弼,对此感到羞愧难当。
明军退至山海关,其余势力也被清除。在崇祯五年,被斩首的同时,也有人提及他的倒戈行为。此事件成为党争的一个重要话题,并且是对其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后,他投奔魏忠贤,并揭露了部分 东林成员的腐败行为,最终影响了整个政局。这段历史对于评价王化贞的政治智慧和决策能力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同时也反映出那一时代复杂多变的政治斗争与个人命运如何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