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告诉未来:汤明奇的故事
汤明奇,1912年9月8日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童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他在学校中表现出色,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在那里,他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1936年毕业后,汤明奇到上海西门子洋行任职,这为他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他很快意识到了中国电机行业落后的现状,因此立下誓言,要亲手制造出国产电机和电器。这个决心将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随后,汤明奇陆续在华成电器厂、中央电工器材总厂昆明四厂工作,在这些地方,他积极参与变压器设计工作,并且发表了一系列技术论文。1942年,他前往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实习并在麻省理工学院深造,这段经历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美国期间获得硕士学位,并返回中国后继续从事变压器设计工作。
1950年代初期,汤明奇回到沈阳,从事变压器设计工作期间,为中国第一个大型变压器专业制造厂、变压器科研基地建设及培养科研、设计和技术管理人才做出了贡献。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完成了中国第一条330千伏输变电成套设备的设计、研制工作。这项成就不仅提高了国家工业水平,也为国内外科技交流奠定了基础。
除了技术上的卓越贡献之外,汤明奇还是一位政治上的先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即使受到了迫害,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对国家科技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1975年至1977年间,他担任一机部科技情报所研究员,与国外先进科技保持着密切联系。此时期内,他还多次提出关于加强国内科技研究与国际交流等重要看法,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指导。
1980年代初期,由于健康原因,汤明奇开始减少公务活动,但直到去世前几天仍然关心着国家的事业,在病床上完成了一份关于加强科技工作规划的倡议书。这份文件对于推动当时国内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81年的11月25日,一代伟人——汤明奇辞世,其遗体被安葬于家乡太康县黄河边畔,以此作为对他毕生奉献的一种纪念。在其逝世之後,《中國百科年鉴》記錄著“逝世人物 汪文超”,並對其貢獻予以肯定,這是對於這個時代巨匠最高榮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