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梦想投师宋门,习练形意拳。山西太谷的朝阳道94号宋家大院,是一处传承着中国武术文化的宝库。我的心中萌生了一个愿望:在这片土地上,与宋光华老先生学习武学,探索内功四经指导下的拳学实践。我深感,通过习练中华传统武术不仅能实现健身、修身,对于追求此道的人来说,宋老所展现出的风采就是一个真实可见的标杆。
在拜师之初,我主要依据《宋氏形意拳》这本著作作为指导书籍,以传统的习拳规律开始学习,从基本功人手,从三体式桩功开始,我反复研读和演练。在遇到疑问时,我总是直接向师父请教,无论问题多么简单或复杂,每次都能得到耐心解答,这份师恩浩荡让我深受感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适应了三体式的要求,并且对五行拳产生了浓厚兴趣,但我并没有急于进入下一步,而是遵循规矩,从劈拳入手,一步步地向前发展。在五行时期,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进步、蹬脚、脚掌提离高度及方法等,都需要精准掌握。
除了技巧外,准备活动、韧性和灵活性的训练也是每日必修课。这段时间里,我深切体会到了身体健康带来的益处,如腿部肌腱拉伸支撑身体,以及全身关节活动锻炼,使得韧带和肌肉得到全面锻炼。我发现,即便是我膝盖之前常有的隐疼症状,也因为长期习练形意拳而消失无踪。
此外,还有十指抓地逆腹式呼吸等技巧,它们对于四肢百骸、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是极为有效的一种锻炼方式。尽管我已年过中年的年龄,但通过不断地练习,不仅身体各项指标保持正常,而且精力充沛,可以胜任繁重工作。这样的效果,使得人们称赞形意拳为“长寿拳”。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常常将生活中的道理与武德修养进行比照,这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每次回到宋家大院,无论是见到师父还是同门,都感觉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园,那里的气息充满了尊敬与学习,让人感到既温馨又充满正能量。我相信,就是这样一种氛围才能够培育出真正懂得尊师重道的人才。此刻,当我回首往昔,那些辛勤汗水洒下的汗水,或许尚未达到那高超境界,但我已经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追寻那个更高层次——胎息状态,而这一路上的旅程,便是我最宝贵的心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