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甲,商朝第十九位国王,以病故而终,其统治期间内乱不绝,奴隶主贵族间的斗争愈发激烈。尽管他曾试图通过西征丹山戎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最终还是无法阻止商朝的衰落。他的统治时期仅有四年,史称“商悼王”,其墓葬地点为今洛阳东北的狄泉。
在位历史上,阳甲是祖丁之子,在南庚去世后继承了王位。他在位七年后病逝,这段时间内商朝内部矛盾日益凸显,不仅奴隶主之间相互残杀,而且诸侯也逐渐失去了对中央政府的忠诚。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南庚帝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时商朝继承人的选择并不遵循一贯的传统,即便是传子的情况下,也常常会选择弟弟而非长子继承。这可能导致了兄弟间为了争夺王位而引发冲突,而直到武乙废除兄终弟及制度并确立父死子继后,这种局面才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和。但那时距周朝建立只剩下四代距离。
自仲丁至阳甲这九个商王,每一次更替都伴随着剧烈的权力斗争,从而造成了九世之乱,使得皇室力量不断衰弱,最终导致诸侯和方国不再向中央政府致敬。司马迁评价道:“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则诸侯莫朝。”
在这样的复杂政治环境中,阳甲即位无疑面临着重重挑战,他既要应对内部动荡,又要外部威胁。因此太史公评论说:“帝陽甲之時殷衰。”最终,他被推翻,由盘庚接任成为新一任国王。在他的短暂统治期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层面,都留下了一片混乱与衰败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