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稚珪(447~501),南朝齐时期的骈文大家,以字德璋闻名。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在刘宋时期担任尚书殿中郎,齐武帝永明年间升至御史中丞。在齐明帝建武初年,他上书建议北征,并在东昔侯永元元年被授予太子詹事之职。去世后,被追赠为金紫光禄大夫。
孔稚珪以其杰出的文学才能享誉一时,与江淹并列,为萧道成幕下“对掌辞笔”。豫章王萧嶷逝世后,其子向沈约和孔稚珪求写碑文,这体现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高位。史称他“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门庭之内,草莱不剪”,展现了一种豪放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而且,他对于皇权所不悦的人也从不手软,其弹劾表章深受好评,在当时成为一股力量。
尽管如此,孔稚珪的个人品格和文学才华依然令人敬仰,他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南朝文坛的一颗璀璨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