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真:这位一生坎坷的“河南戏曲界领袖”、被誉为“豫剧皇后”,在兰州、邯郸等地漂泊,最后在天津定居,她以“河南梆子大师”的名义,在外省展开了自己的艺术探索。背后的故事,充满了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挑战。陈素真是一位坚韧不拔、敢于担当的艺术家,没有低头,也没有屈服,她始终保持着独立自主的精神。在一个充斥着完美演员和无个性的同质化文化环境中,陈素真的高傲和卓越,让她脱颖而出。她的生活在天津得到了特殊关注,就像国宝一样受到保护,这或许是一种讽刺,但也反映了她的重要性。陈素真的一生是由多重因素塑造的,其中包括当年的领导决策以及一些演员间的情感纠葛。
八十年代,“五大名旦”成为了戏曲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陈素真荣获第二名,这是官方认定的结果。而常香玉先生逝世后,他对戏曲界的贡献获得最高荣誉,这一决定引发了一场关于谁才是“豫剧皇后”的讨论,最终甚至影响到《人民日报》的报道。这一切让人感到复杂和矛盾,有的人可能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产生误解,而有些文人则可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故意扭曲事实。
然而历史已经证明,早在那个时代, 陈素真是被观众公认为“豫剧皇后”,她还率先进入商业录制唱片市场,与上海百代公司合作。这说明她的艺术价值已被市场认可,不仅仅是一个官方评断的问题。她的一生,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个性上,都超越了时代,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据赵峥老师回忆,当年1994年他担任评委时,尽管病重但仍然参与到了豫剧丑角大赛中,可惜最终因病去世。但当时并未有他的同辈或者其他大师前来吊唁,只能推测这是由于嫉妒心理所致。(崔兰田先生对陈敬佩有加,但遗憾的是部门领导未能及时通知他,使其错过了参加告别仪式的机会)
正直的人都会认识到 陈素真的卓越地位,如果再次进行排名,他们也一定会将她排在第一位,因为这样的评价既符合历史,也体现了一种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