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追溯宋、金、辽三朝的历史足迹 揭傒斯,字曼硕,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史学见识,在元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元诗四大家”之一,与虞集、杨载、范梈齐名,他还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为“儒林四杰”,在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揭傒斯的成长经历充满了逆境。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其父揭来成是宋朝的一个“拔贡”官员,而母亲黄氏则是一位勤劳的小农。在他五岁时,由于家中经济困难,他便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刻苦用功,不仅要承担起帮助家庭生计的责任,还要在书本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他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在十二三岁时,他就已经能够博览群书,对经史百家都有所涉猎。而到十五六岁时,他已然成为一位文采飞扬的人物,被同龄人敬佩至极。
青年时代的揭傒斯不甘平庸,远游湖南和湖北,讲学谋生,这段旅程对他的个人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年纪轻轻而又才华横溢的人们,都把他视为榜样,有些名公显宦甚至非常器重他,他们认为他将来必定会成为翰苑中的佼佼者。最终,在元皇庆元年(1312年),他的才能得到了正式认可,当时任宪使卢挚与湖北宪使程钜夫都非常赏识他,并且给予了无限支持。
程钜夫不仅以其堂妹许配给揭傒斯,而且还曾说:“奇才如你,将来必能风云际会。”这份赞誉让揭傒斯更加坚信自己的道路。此后,他在朝廷中逐渐崛起,最终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由布衣授为翰林国史院编修。这一职位对于一个身处底层出身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幸。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揭傒斯不断晋升,一直到二品“中奉大夫”,这一提升速度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但正是这样的超凡之举证明了他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师级人物。
通过《功臣列传》的撰写以及其他各种著作,让人们看到了不同寻常的一面——一种驾驭语言与理念高超的手法,使得历史事实更加鲜活,更具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李益先生评价如此高昂,“这是修史书真正的手笔啊!别人不过是誊抄版本罢了!”这种对知识分子的高度评价,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选拔机制及文化氛围的一种普遍认同。
王约作为集贤大学士,对此持有相同观点:“与傒斯谈治道,大起人意,即将授以政事,当无施不可。”这番话不仅表达了一种信心,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一段光辉篇章。当年的推荐和提拔,使得探索历史真相的心灵得到释放,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