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代的学术界和文学界,虞集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诗人。他出生于南宋咸淳八年二月二十日(1272年3月21日),在湖南衡阳。由于战乱,他随父迁居到江西崇仁。在那里,他自幼聪颖,三岁就能读书,四岁时开始学习《论语》、《孟子》、《左传》,以及欧阳修、苏轼等人的文章。九岁时,他已经通晓儒家经典的大旨。
元朝统一全国后,虞集先在江西南行台中丞董士选府中教书。然后他被召至大都,在那里担任了多个职务,包括大都路儒学教授、国子助教、太常博士、集贤院修撰等。他不仅以师道自任,而且声誉日显,有许多求学者来向他学习。
虞集对学校教育问题有着深刻的见解,上疏给皇帝提出了建议,被仁宗所赏识。他还参与编纂《经世大典》,这是一部研究元朝历史的重要资料。在他的努力下,这本书最终在至顺二年(1331年)完成,并由文宗赠予他翰林侍讲学士和通奉大夫的职位。不过,由于眼疾,他不得不请求外放,但未被允许。
直到文宗及幼君宁宗相继去世后,虞集才得以告病回归崇仁。在那里,他于至正八年(1348年)五月二十三日(6月20日)病逝。他的谥号是“文靖”,并追封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和仁寿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