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安:南阳大越调代表人物的光辉篇章
在河南邓县的一个宁静夜晚,1940年,一位名叫李廷安的小男孩诞生了,他将以自己的艺术之路,为越剧文化添上一抹亮色。十三岁时,李廷安开始学习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越调,当他十五岁时,他遇到了他的师傅史道玉,从而开启了他长达半生的艺术征程。十九岁那年,他又拜访了申凤梅,这位高深的戏曲艺术家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攻须生和丑角两种角色,李廷安在宛属多个越调剧团中从艺并传艺。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追求与热爱的坚持。在1954年的春天,他回到了南阳专区越调剧团任职,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他事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当“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尽管社会风云变幻,但李廷安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舞台,并被聘为邓县戏曲学校的老师。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物,在《三哭殿》、《白木店》、《御河桥》、《花烛恨》、《刘公案》、《反徐州》等经典作品中担纲演出,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使命。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在悲喜参半的情节还是在英雄豪迈的情景里,都能感受到李廷安所展现出的无比专业与深厚功力。
2010年,当生命走向终结的时候,人们对于这位代表人物留下的遗产感到怀念和敬畏。如同朝阳沟下山一样,照亮人心,而这份光芒永远不会熄灭,因为它已经融入到每一个欣赏过他表演的人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