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3日至25日,我参加了首届“长青杯”心意拳国际邀请赛暨传统武术比赛,这场盛会的记忆犹如翻滚的波涛,久久未平。回想起那几天,在周口市的激烈较量:四把锤如同青龙出水、惊雷炸地;熊形、马形、蛇形拳法藏着机锋,每一式都透露出深远之意。圣门十字莲花拳和乾门八卦拳等稀有拳种也曾在赛场上闪耀。
这不仅是一次武林盛会,也是《搏击》杂志社与地方政府及武术协会合作举办的大型活动,规模宏大,气氛热烈。政府主办搭台,武协承办唱戏,是成功举办这样的赛事的基础。而这次赛事由体育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民族宗教局联合举办,体现了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对本次比赛的重视,以及体育文化民族结合的一次良好典范,这对于全国各地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
周口心意拳协会团结一致,为赛事贡献力量,他们孜孜不倦,以奉献为荣。这不仅因为他们是心意拳传人,更因为他们将这项中华优秀文化推向世界。我见证了来自美国、中国台北等海外的心意拳爱好者,他们奔着这个中国传统功夫而来,因为它以内外兼修著称,以阴阳为母,以意动气,不断追求完美。
周口独特的武术文化环境,为此次盛会提供了丰富资源。这里是中华文明发祥之地,有22种登记在册的武术拳种,让我看到了中华传统功夫独有的魅力。在这里,不仅有经典打底,还有稀有的两仪拳、二代十字莲花、三代八卦太极等多样化表演,使得每一次观摩都充满期待。
面对如此精彩纷呈的情况,我感到无比激动,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即使初步做得不好,也能不断进步,最终走向成功。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国家宝贵非物质遗产——心意拳,将其推向更高层次,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这种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