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之子杨杲,隋朝汉族人物,以赵王封号闻名。出生于大兴,他的聪颖早慧让他在年仅七岁时就被授予赵王的爵位。在隋炀帝巡游江南时,杨杲总是陪伴左右,这反映了隋炀帝对他的宠爱程度。
大业九年(613年),杨杲被封为赵王,这也是他最小的年龄之一。次年八月,随着突厥攻陷雁门关并射箭直指隋炀帝面前,他害怕极了,并抱起杨杲哭得眼睛肿胀。此后,他被授予光禄大夫和河南尹一职。杨杲不仅聪敏,而且外貌端正。他能熟练地诵读隋炀帝所写的词赋。此外,他性格孝顺,即使看到隋炀帝没有食物,也会跟随终日不进食。
在大业十四年(618年)的江都事件中,当宇文化及带着人进入宫廷时,十二岁的杨杲紧随其身旁,不断地悲号哀哭。当裴虔通命人将宇文化及斩杀于隙前的景象下,血迹污染了御服,那时候他才十二岁。萧皇后和宫女、宦官为了给他们准备棺材,用木板制作一个简单棺材,将楊廣和楊杲放在西院流珠堂内安葬。这段历史成为了一段著名的人物典故,被后世纪念与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