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记载 《后汉书·许劭传》弟子将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世说新语·赏誉》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①, 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见许兄虔弱冠之时,叹曰:“若兄虔者,有干国之器②。正色忠謇,则陈仲举之匹③;伐恶退不肖,范孟博之风④。”
【注释】
①许子将兄弟:东汉末汝南郡平舆县人。哥哥许虔,字子政;弟弟许劭。
②干(gān)国:治国。
③忠謇(jiān):忠诚、正直。陈仲举:即陈蕃,也是平舆人,有肃清天下之志,反抗贵戚,谋诛宦官,被誉为忠正。
④范孟博:范滂,字孟博,汝南郡细阳县人,也有肃清天下之志。
【译文】
谢子微看见许兄的兄弟俩,便说:“平舆县的深潭里有两条龙呢。”他看见兄长年轻时的样子,赞叹说:“像我这个兄长,就像是治国的人才啊。他态度严正、忠诚正直,这点和陈仲举相当;打击坏人的行为,让那些品行不端的人退去,这又跟范孟博一样”。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一种独特方式——通过比喻来表达其才能和品质。在这里,“二人”指的是同一家族中的两个成员,他们都被认为是非常优秀的人物,而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展现了各自不同的能力与特质。
刘孝标在注释《世说新语》时提到,当时人们对于这些英雄人物的评价并非一致,他提到谢甄虽然明识人伦,但郭林宗也是一位能够认识人才的人,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在那个时代,对于英雄人物的评价往往会涉及多方面的考虑,不仅仅是基于个人能力,还包括社会地位、政治影响力等因素。
此外,从整个故事来看,我们也能看到一种家庭氛围,即父母或家长对于孩子们未来的期待,以及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如何影响着孩子们自己对于自身价值观念和职业选择的理解。在这个故事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向上向善的情怀,是一个家庭教育理念的一个体现。而这种理念无疑对个体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每当有人提起“功成身死”,人们总会感到一种敬意,因为那代表了一种高尚的情操,一种为了国家社稷牺牲个人利益的心胸,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