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朱祥坤为社会贡献科研项目申请书赋能元素测基因能力

0

物质世界的组成成分浓缩在一张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循环演化则可以由其“基因”——同位素来测算。不同的人类“家族”,元素同位素组成各不相同。在地球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中,给石头中的不同元素测“基因”,就可以知道它的“家族”来源、形成时间和形成过程。年复一年给元素测“基根”,就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朱祥坤的工作。

“你有什么用?”朱祥坤总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他总是两手一摊,用略带山东口音的腔调不温不火地回答:“我不知道。”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作为地球科学家,朱祥坶与同位素结缘却是从仰望星空开始的。

1998年,《科学》发表一篇文章称,来自火星陨石的证据指向存在生命迹象的可能,这掀起了利用同位素分析方法开展天体生物学研究的小。当时,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还停留在一些非金属元素上,例如碳、氮、氧、硫等。2000年前后,世界上拥有先进技术的几个实验小组才开始对金属稳定同位素“下手”。朱祥坶当时所在的英国牛津大学的小组便是其中之一。

一个元素被生物利用之后,该元素‘基因’就会被改造,与原来变得不一样。与生命活动紧密相关的一些铁铜锌等金属原子便成了研究目标。这让朱祥坶对基础研究更加坚持:“基础研究是根基,不仅支撑我们的矿床学,还有环境保护。”

近年来,他们正是在这种创新精神下,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高精度分析技术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为解决国家资源环境重大问题提供科技支撑。而且,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铁钛等多种非传统稳定同位素高精度分析技术,并构筑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参照系。

这些成果开辟了新的矿床学研究途径,对复杂矿床成因进行深入认识,为国家资源环境重大问题提供了科技支撑。在他看来,只要坚持认真搞基础研究,当国家有需求时,就有可能贡献力量。

从坚守到优秀 坚守基础研究,是他始终坚持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求实精神瞄准世界一流取得优异成绩。2003年,他回国才一年,就拿到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这对于一个刚回到国内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他告诉《中国科学报》,那是科研上的‘第一桶金’。“光有想法,没有经费是不行。经费到齐了,那才是真正独立做科研。”

这些年来,他主持了6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包括3个面上项目2个重点项目1个国家杰青项目,还参与了2期创新群体计划。此外,他们建成了全球首个碳酸盐岩稀土元件精确定量部分溶解法,并通过对古海洋沉积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了一次氧化事件,这推翻了一般认为早期地球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这一观点,使我们更好理解早期地球环境如何影响生命演化过程。

这项工作获得国际高度评价,被誉为一种重要突破,对于提高我们理解早期地球大气条件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生活形式产生重要作用。在他看来,无论是一些新理论、一些新领域还是探寻新路径,都将继续成为他们未来努力方向。(甘晓)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