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其政事见长,其人伉直好勇,鲁国卞人。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受儒教祭祀之训。
少年时期的仲由,以其刚强的志气和直爽的性格闻名于世,他头戴雄鸡式帽子、佩剑出行,不屑于柔弱,一度瞧不起孔子,并多次冒犯欺辱他。但后来通过礼乐仪式的引导,仲由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将自己打扮成儒服,与带着拜师礼物请求成为孔子的学生。
作为一个伉直鲁莽的人,他敢于批评并改正错误深得孔子的器重。他性格果烈刚直,有多才多艺,对亲人至孝,为人勇武而信守承诺。他的好勇不同于一般逞勇好斗之徒,而是包含有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情感。然而,这种野性的气质也常被孔子所痛责,被认为尚未能脱去野心,只能“升堂”而未能“入室”,即未能成为真正的儒雅君子。
最终,在周敬王四十年的春天,即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的三月初三,卫国发生乱离,为救主卫出公姬辄,被蒯聩所杀,被砍成肉泥,最终在澶渊(今河南濮阳)安葬。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位既有勇气又充满野心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与伟大思想家之间复杂纠葛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