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常平仓的顶头悬你知道它是如何运作的吗

0

常平仓中的“顶头悬”,你知道它是如何运作的吗?从古拳谱《易筋经·论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头像天,作为一身之首,是气的聚集地。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提到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也是如此。《内功经》则强调上提玉楼,即耳后高骨。而形意拳中的熊有竖项之能,也体现了这一点。

王芗斋先生认为,大石压顶之感乃项直顶竖之功,而普通拳师所教的收颌、虚领上顶也涉及到了这一点。由此可见,“顶头悬”是各家拳门共有的要点,属于身法中的问题。

传统拳术要求人身如天地乾坤定位,头圆象天,足方似地,腰为人才。要成此身弓之势,全身必须调整,上有虚领顶劲,下有尾间中正,再配合含胸、气贴背、虚胸实少腹等诸多法则,全身之法才能齐备。而“頂頭懸”,则是对虚领顶劲状态的描述。

然而,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拳学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充分解释,以致于许多习练者难以理解其精义。在追求“頂頭懸”境界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这三字的意义。“頂”字指的是百会穴置于头部最高位置;而“頭”字,则代表着全身上下的一切活动都源自于这个位置。此外,“悬”的含义更为复杂,它不仅包括了松静自然的状态,还包含了使用绳子或类似物体使物体附着于某处一点或几点的情景。

因此,要达到"滿身輕利頂頭懸" 的境界,不仅需要正确摆放百会穴,而且还需保持颈项松静,以便内气顺畅流转,并且在技击和防御方面能够灵活应变。此即所谓"神贯頂"和"尾闾中正神贯頂"相结合,只有这样,一身内外才得以协调统一,从而达到真正的轻盈与力量之间平衡。这就是常平仓中的“頂頭懸”,它不仅是一种动作,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和修炼方法。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