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崇文门外河泊厂的一家渔行家庭里,出生于1930年的宋德珠,成为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第一期“德”字班学生。他最初学习老生、小生,但老师们看中了他的眉宇清秀、双目有神和敏捷干净的动作,便让他改学武旦。在校期间,他接受了多位京剧大师的指导,如张善亭、朱玉康、阎岚秋等,他们传授给他跷功、出手、武打等特技艺术。
在学校期间,宋德珠还被安排学习了一系列经典戏目,如《打青龙》、《金山寺》、《扈家庄》、《夺太仓》、《青石山》等。这些戏都由京剧的大师如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高长龄等人亲自指教,并对他另眼相待。随着不断的练习和演出,宋德珠逐渐脱颖而出,被誉为“四小名旦”的一员。
1950年代后期,由于政权更迭和社会变革,一些传统艺术开始受到限制。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宋德珠继续追求他的梦想。他创立了自己的团队——“颖光社”,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巡回演出。这一时期,他以武旦挑头牌,以唱“大轴儿”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宋德珠开始教授下一代。他曾任职于河北省艺术学校,为无数年轻艺人的成长提供了帮助。在这里,他培养出了包括安荣卿和王丽君这样的知名演员。此外,他还担任过河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长,在这个位置上推动了一系列文化活动直至1984年因病去世。尽管如此,宋德珠留下的艺术遗产依然深受人们喜爱,是中国京剧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