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工作36天,武汉修整待命15天,返京隔离14天——整整65天后,吴晨告别“吴队”的身份,回归她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的生活。回想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移动P3检测队队长,在武汉做检测的日子,每天嘱咐队员穿防护服“慢一点仔细一点”、每晚开车接队员挨个喷酒精消毒,这段经历就像一面镜子,让她看到自己的成长与担当。
"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对吴晨来说,是这段经历的纪念章,也是一枚抗疫的军功章——有前线的一半,就有后方的一半;有她的一半,就有每位移动P3检测队队员的一半。火线组队战斗始终,她一直从事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在科研一线工作已有13年,但即便如此,武汉一战也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2月4日,一早,便决定将P3车开往武汉增援检测力量。异地作战,对于现场环境恶劣、人员少、生活和安全保障物资紧缺的情况,他们面临着重重困难。但只用了不到72小时,这个移动实验室就在武汉整装待命。在东西湖方舱医院收治第一名患者后的第二日,他们开始顺利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整个过程中,她带领25名队员全程参与了那场历时一个多月的大规模核酸样本采集活动,为累计1760名患者提供了必要的病原体诊断服务。她们不仅保证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任务,还确保了一流科学家去做统筹协调而非纯技术性的工作,从事肿瘤这种高精尖研究的人去疫区直面传染病。
在这一切背后,是尊重客观规律做事、严守生物安全要求共同讨论制定标准操作流程等全流程工作制度。这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保护每位医生的生命安全,而零感染则是他们心中的最大追求。
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她强调医学教育中应对传染病防护教育及生物安全教育重要性,并希望未来能够贯穿医学工作者职业生涯始终。这份知识,不仅能帮助他们快速应对突发事件,也能让他们成为更好的医疗资源分配者,最终为更多人解除痛苦。
直到隔离结束,全体成员至少进行过4次核酸检测均呈阴性,无一人感染,这对于她们而言,是最看重的事实证明。而那些曾说出“武汉加油湖北加油”的话,现在变成了感谢的话语,因为在那个城市付出的太多,而那份智慧也让世界见证到了另一番景象:英雄城市不再只是喊声,它成为了行动之城,再也不轻易翻篇,那页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只会继续书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