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泉五十,北技戳脚御翻:缅怀恩师李进才先生
李进才先生(1945年3月25日—2024年12月16日),字枝源,是北京市武术界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生命轨迹与京枝艺林国术中的北技戳脚紧密相连,这一传统武术艺术不仅在他的身上得到了精湛的体现,也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作为北京戳脚翻子拳一代宗师“花鞭”吴斌楼先生的入室弟子,李进才先生在武学上有着扎实的基础。他曾任海淀区玉渊潭乡体育委员、文化站武术教练、北京市武术院通达武术馆馆长和通达武术协会副会长,多次参加北京市 武术比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李进才先生自幼酷爱武术,在七岁时就开始学习“翻子门”的基本功。他先后跟随名家孙连庆和刘老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在孙连庆老师指导下,他掌握了基本训练;而刘老人的二十四种腿法则是他后期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最终,他走上了成为“花鞭”吴斌楼老师门下的道路。
在吴斌楼老师那里,李进才先生不仅学到了拳巧器械,还继承了一系列高超的散手技巧。这些技术包括大翻子、小翻子、寸翻子等,以及金背砍山刀、金背镖刀等器械。此外,他还精通八仙拳、醉拳等多种风格,使得他的个人风格更加丰富多彩。
作为一代宗师级别的人物,吴斌楼老师对门下的学生要求极高,对于技术和艺术都有严格要求。因此,李进才先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以确保自己能够达到优秀的地步。在一次公园内伐树的情景中,当他用单脚点踏树枝并借助反弹之力凌空飞跃时,“花鞭”吴斌楼老师赞赏道:“凭你轻落树枝、凌空飞跃的功夫,就是踏在浮舟之上也可站稳了”。
除了专业技能上的卓越表现外,李进才先生也非常注重技术与艺术之间的结合。他认为,每趟拳和器械都应有其独特风格及特点,不可以打成流水。这一点体现在他灵活如臂的大腿功以及钢猛脆快且抑扬顿挫的手法上,这些都是他个性化处理后的结果,使得每一个动作都具有鲜明特色,为观众带来美好的享受。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是李进才先生生活哲学的一个体现。在他的世界里,无论是礼仪还是义务,都被视为三纲五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待人接物,他总是谦逊而真诚,即使面对来自各地来的求教者,也能给予悉心指导和帮助。
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和发掘,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古典 武术 的魅力,这也是李进彩教授特别关心的事项之一。他将抗倭名将戚继光练兵时创造出的“三十二冲拳”古谱整理成了体育教材,并通过理论讲解和实战演练,将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传承下去。
尽管身处繁忙工作之中,但为了保持身体素质并保持精神状态干净纯粹,他仍然坚持每天早晚锻炼,从事业到私生活,都没有放松过这一习惯。这份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心系,以及不懈追求习武真谛的心态,是现代社会所需弥补的一抹温暖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