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周少奇微生物克星水污染的敌手火箭失利初中生信函给科研者

0

我突破了生物脱氮研究的国际难题,推动了城市污水、炼油废水、垃圾渗滤液和农村污水等领域的新技术应用。微生物催生了奇妙反应,我则从中解锁了治理水污染的密码。在2019年贵州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荣获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20多年的科研成果。我是一名跨学科背景的科学家,曾在化工机械、工程力学、发酵工程和生物化工等专业之间横向迁移,为我国发酵工程学科培养奠定基础。

我的研究方向始终聚焦于环境工程。在香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时,我从零开始学习环境污染与治理,从教材到实验室,一步一步入门。80年代初,当我意识到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环境问题时,我决定寻找新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依赖传统方法。我相信,只要有微生物,就能找到克星。通过跨学科研究,我发现了一种硝反硝反应,这一发现让我对环境科技产生了深刻认识。

随后10年,我不断探索,最终提出了生物脱氮电子计量学理论,为120余年未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但当时我的工作太前沿,以至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即便面临质疑声,也没有退缩。我主动与设计院和企业合作,将理论转变为图纸,并将其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区的实际项目中,取得了巨大的效益。

在贵州工作期间,我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团队,提出创新方案获得国家支持,为西部农村污水处理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我还参与威宁草海综合治理项目,帮助这片高原湖泊恢复蓝色天空。这一切都证明,在实用主义指导下,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意义的科研成果才是最有价值的。

标签: 商朝政治制度与变革